股指期货是一种金融衍生品,允许投资者对股票指数的未来价值进行投机。它是一种重要的金融工具,为投资者提供了对冲风险和获取收益的机会。股指期货是什么时候出的呢?
股指期货的诞生
股指期货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 20 世纪 70 年代初。当时,芝加哥商品交易所 (CME) 正在寻找一种方法来对冲股票指数的波动性。在 1975 年,CME 推出了首个股指期货合约,标的指数为标准普尔 500 指数。
全球的发展
CME 的股指期货合约取得了巨大的成功,很快就被其他交易所效仿。在随后的几年里,全球各地都推出了各种股指期货合约,标的指数包括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、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和富时 100 指数等。
中国股指期货的诞生
在中国,股指期货的诞生相对较晚。2010 年 4 月 16 日,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 (CFFEX) 推出了首个股指期货合约,标的指数为上证 50 指数。此后,CFFEX 又陆续推出了其他股指期货合约,包括沪深 300 指数期货和中证 500 指数期货。
股指期货的交易
股指期货在交易所进行交易,投资者可以买卖合约来对冲风险或投机。股指期货合约通常有固定的到期日,在到期日之前,投资者可以通过在交易所进行相反交易来平仓。
股指期货的优势
股指期货具有以下优势:
股指期货的风险
股指期货也存在一些风险,包括:
股指期货于 1975 年诞生,此后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。中国股指期货于 2010 年推出,为投资者提供了对冲风险和获取收益的工具。股指期货具有优势,但也存在风险,投资者在参与股指期货交易之前,应充分了解其特性和风险。